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庄暴见孟子》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24


《庄暴见孟子》说课稿
 
.  说教材
(一)     教材简析:
《庄暴见孟子》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讲读课文之一,本文充分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其中提出的“与民同乐”的政治主张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人文性,即以人为根本,重视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并以此为中心,解释一切问题,这种人本精神与上一篇《鱼我所欲也》中“舍生取义”的乐道精神构成了孟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儒学的人文精神的体现。本单元选编的几篇诸子散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道这三家最基本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其中儒家思想是一个重点。了解这些思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加深了解,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文中孟子采用了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的说理方法,充分体现了孟子的雄辩。让学生把握这种论辩艺术,对于他们的思维能力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本文的语言不太深奥,语句多有重复之处,学生理解的难度不大,但其中的疑问句式的使用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目的
   依据大纲要求,语文学科要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结合本课实际,拟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提出的“与民同乐”的仁政思想及其体现的人文精神。
 2.把握本文思路,体会孟子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的论辩艺术。
   3.掌握文中的疑问句式,体会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的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统一的,拟定为文中的六个疑问句:
①        好乐何如? 
②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③        可得闻与?
④        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⑤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⑥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其依据是:(1)从语言上看,这六个疑问句是本文最主要的语言障碍,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2)从内容和论辩艺术看,这六个疑问句由庄暴提出问题,到孟子从谈音乐入手,步步引导,层层深入,最后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张上来,既能充分显示孟子的论辩艺术,又能让学生领会本文的行文脉络和主要内容。
二、说教法
1.诵读法。让学生在反复的默读、朗读中熟悉、感悟文章的行文脉络和主要内容。
2.导读法
(1)设问激疑,讨论释疑。让学生了解六个疑问句的意思,思考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解决上述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繁琐的字句串讲,突出重点,激发学生的思维。
(2)让学生分析六个疑问句的特点,体会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的运用,从而掌握一些疑问句的基本特点。
三、说学法
1.培养学生掌握“提取——分析——综合”的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纳、比较联系的能力,实现知识迁移。
四、说教学程序
  本文拟用一课时授完,教学程序如下:
1.导入:“与民同乐”是古代当政者常常标榜的一种做法。那么,这种说法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呢?它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孟子是如何提出这个主张的。
2.学生默读全文,借助注释,初步疏通文字。
3.录音范读,学生朗读,进一步增强语感,熟悉内容。
4.学生再次迅速默读全文,找出六个表疑问的不同句子。并提示思考:(1)这六个问句的大意怎样?分别是谁问的?为什么要这样问?(2)这六个问句之间有何联系?
6.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并总结归纳。
(1)“好乐何如?”是庄暴向孟子发问。初步提出这个问题,又暗示这个话题的难度,暗衬后文孟子论辩艺术之高明。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是孟子向齐王发问。承接上文,提起话题。
(3)“可得闻与?”是齐王向孟子发问。齐王由“变乎色”到希望“得闻”,孟子巧妙地抓住了齐王的兴趣,为下文开了个好头。
(4)“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是孟子向齐王发问。这是最关键的一问,孟子借助一个“乐”字,巧妙地转入正题。
(5)“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是百姓之问。这是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强烈的不满之情。孟子借此来说明国君贪图享乐、不顾民生疾苦的后果。
(6)“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也是百姓之问。这是“欣欣然有喜色”之问,恰与前一问构成对比,突出了国君“与民同乐”的结果。
6.小结:这六个问充分体现了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
(联系高一所学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加以比较,加深理解。)
7.     学生齐读课文,加深体会。
8.     布置课后练习:
(1)找出上面六个句子中表疑问的词语,并翻译该句。(说明:本题的训练目的一是让学生掌握三个文言中的疑问代词何、诸、孰,以及两个疑问语气词与、乎;二是注意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现象。)
(2)“思考和练习”第四题第2、4两组句子,重点掌握今、疾两个词的用法。
 
附:板书设计
庄暴见孟子
                  《孟子·梁惠王下》
 好——————言
 (音乐)      (快乐)
 
国君    百姓       原因
 
鼓乐   疾首蹙   ————不与民同乐  结论:与百姓
田猎   欣欣然有喜色————与民同乐  同乐,则王矣
 
 
 

标题: 《庄暴见孟子》说课稿
文件大小: 28K
文件格式: doc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庄暴见孟子》教案7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7
《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教案及练习
《庄暴见孟子》随堂练习
《庄暴见孟子》教案6
《庄暴见孟子》教学设计5
《庄暴见孟子》说课稿(2)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6
《庄暴见孟子》同步练习
《庄暴见孟子》教案4及练习
《庄暴见孟子》能力训练
《庄暴见孟子》练习测试(二)
《庄暴见孟子》练习测试(一)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5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4
《庄暴见孟子》教案3
《庄暴见孟子》教案2
《庄暴见孟子》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庄暴见孟子》参考译文
《庄暴见孟子》mp3音频课文朗读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3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2
《庄暴见孟子》ppt课件1
《庄暴见孟子》课堂实录
《庄暴见孟子》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