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案合集2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8-27  | 
 
 
 会员:zdsz2008 友情提供   
 
为你打开一扇门 
高邮市送桥镇初中      江平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由“门”的意思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  
2.指名5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的在下面听写。  
憧憬 裨益 诠释 斑斓 真谛  
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  
三、新授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的语言。  
(1)布置自学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  
①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②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③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④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⑤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进而思考文章的结构。  
(2)学法指导: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教者巡视。  
(3)讨论、启发。  
题目中的“为”,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②作者要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门。  
③从文中第2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的条件。  
④题目是讲: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⑤文章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可分两部分。  
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启发,学生作答。  
2、学习第一部分(1——4节)  
(1)学习第1——2节:  
自由朗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本段的话题是什么?(门)  
②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合:领域)  
③文中的“你”指什么人?(青少年读者)  
④第4句与第5、6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对比,说明打开门的必要性)  
⑤第2接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学习第3—4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讨论:  
①第3节在文中的作用;(点题)  
②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从第4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序号)  
③中心句;(第12句)  
④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  
方法指导:通过朗读,给句子标上序号,找出有关句子,再小组讨论、交流。  
(3)点拨:作者写作本部分的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读者明白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4)学生齐读第4节。  
四、当堂训练:  
完成《自主学习》第2页1—4题。  
五、布置作业:(语言积累)  
熟读第4节,力争背诵,并在组内过关。 
 |   |   
 
   
     
         
          | 标题: |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案合集2 | 
         
         
          | 文件大小: | 
          119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