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说课稿  
景县中学 曹学双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有教无类>> 
一、说教材: 
<<有教无类>>是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的重点篇目,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词语句式的同时,掌握孔子的思想。该文集中反映的孔子的“教育”思想,他“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语、诸、其、敢、进、退” 
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3、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2、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四、说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语文课需要诵读,在诵读中领会内容,在诵读中去感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点拨法 本课属于比较浅易的文言文,布置预习,让学生利用好工具书,疏通文意,通过教师点拨突破第一个教学目标。 
(3)交流讨论,拓展思维,联系生活 当今的学生再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们乐于和社会联系,并且也联系的非常紧密,学习古代思想的时候,更愿意体会到古为今用,联系生活。所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拓展思维,进行交流讨论。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每年出资15万美元(首期为5年),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这是该组织最高级别的奖项,也是在世界范围里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教育奖项。 
中国的教育家有千千万万,为何独以“孔子”为名设立教育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教无类》,从中寻找“理由”或“答案”。 
(二)老师检查一下学生对选文一二三则的诵读情况和对重点词语的掌握。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告诉 
闻斯行诸 之乎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语气词,怎么,表反问 
赤也惑,敢问 谦辞,表示冒昧的请求别人 
求也退,故进之 使动,使前进 
由也兼人,故退之 使动,使后退 
(三)点拨学习选文 
学生在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的基础上,领会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  (1)“有教无类”的含义?  
(2)“有教无类”的意义何在?  (3) “因材施教”的内涵 
(四)联系实际交流讨论 
目的:分组讨论,为体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进一步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关注社会,激发学习兴趣。  
- 1、通过学习本课,你对下列两则新闻有什么看法? 
新闻一:近日,山东省枣庄39中根据学生成绩好坏,为学校部分班级的学生分别发放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作业本。校方称这是分层次作业,是为帮助学生缩小差距。而家长认为,学校这样做,容易伤害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11月1日《南方都市报》)  新闻二:前几天,陕西省西安市一所小学让“后进生”佩戴“绿领巾”,紧随其后,包头市一所中学给成绩好的学生穿上了带有商业赞助色彩的“红校服”,结果都招致网友和公众的一致批评,学校最终也被迫把“绿领巾”和“红校服”取消了事。 
2、看一下当今社会还有哪些社会现象有违“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你认为该怎样解决? 3、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  
(五)课堂总结 
孔子就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才成就了他大成至圣先师的荣耀。孔子办学是“有教无类”,孔子一生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除了个别人“有志于学”不入仕外,没有一个人没找到工作。按现在观点,就业率是100%。因此,孔子的教学活动总体上是成功的,以致于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发表了宣言,宣言中说道:“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六)课后作业 
以“老师我想对您说”或“我心目中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 
(七)说板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