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7-31  | 
 
 
   
  教学目标: 
   1.完成并检查预习任务。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学到的观察方法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并认真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的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预习任务设计: 
   1.查找有关资料或工具书,了解苏轼、陆游的生平及作品2—3首。 
   2.尝试自读,理解两首诗。 
    (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讲一讲每首诗的意思。 
    (3)有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上课质疑。 
    (4)朗诵自己查找的课外古诗。 
      总结、评价学生自学检查的情况 
      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自己读书的积极性。 
  根据理解朗诵两首古诗 
   1.学生试读,注意把诗的节奏和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师生评价。 
   2.采用齐诵、唱诵、表演诵、轮诵等方式读古诗。 
  读后理解、学生质疑 
   1.读完后再说一说自己最新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有的问题师生即时解决;有的可在学习中解决。 
  欣赏诗句、体会意境、品味情感 
   1.看图想象,这两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把想象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一说。 
   3.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画出来,然后到讲台前作展示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4.师生共同评价,看学生是不是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出来。 
  朗读古诗、体验情感 
   1.把自己的想象和体会融入到诵读之中,促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默诵古诗、谈读后的感受 
   1.谈读诵的方法和体会。 
   2.说对诗句内容的独到见解和感悟。 
  相互交流、介绍自己查阅的诗 
   1.小组交流苏轼和陆游的诗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摘抄其他同学找到的好诗。 
 
                  第二课时 
 
  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采用“古诗接龙”的方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描写景色的诗。 
  学习《题西林壁》 
  设问置疑、思考哲理 
   1.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观察角度有哪些变化?你认为诗人所见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可先让学生找出“横”“侧”“远”“近”“高”“低”这几个表示地点转换的字,然后再想象景色的变化。 
   2.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3.结合学过的《画杨桃》一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包含了什么道理?小组交流汇报。 
  变换角色、交流认识 
   1.扮演苏轼,可问其他同学“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受?” 
   2.做一次采访者,可问苏轼“为什么写这首诗?” 
   3.老师引导: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同学和身边的事物呢?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学习《游山西村》 
  朗读古诗、升华情感 
   1.陆游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看到“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感受到农人纯朴、田家盛情,表达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2.你是通过那个字感受到农人田家的盛情的?由此你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用优美的语言具体描绘想象到的情景 
   1.美酒加盛情让人沉醉;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柳荫深深,鲜花簇簇让人迷恋;前行的路就在这美景之中。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陆游眼中的景色。 
   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举例子说一说。 
  配乐朗诵《题西林壁》、《游山西村》以及课外写景的诗。 
   1.老师范读、指名试读,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布置作业 
   1.自己出一期手抄报。 
     要求:选取学过的两首写景古诗,为其配上合适的图画,同时还要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手抄报上。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