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么》教案5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5-04  |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7个;积累词句若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复述第二个故事。 
   3、理解“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4、初步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家。 
  教学重点: 
    展开合理想象,复述课文第二个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板书:家)你喜欢你的家吗?能不能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的家? 
   2、那么你认为家是什么呢?(板书:是什么)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词语。 
   3、你们都说出了自己对家的理解,那么家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来学习课文。(补全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小组自学,读通课文。 
   1、出示小组自学要求: 
    (1)读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2)用学过的方法说说词语的意思。 
    (3)选择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 
   2、交流反馈。 
    (1)开火车读词,齐读词语。 
    (2)还有哪个词语的意思不明白?(全班不能解决的板书) 
    (3)指名分节读课文,评议。 
  三、学习课文,理解句子。 
   1、课文中说家是什么呢?默读课文后请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出示句子: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它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堂华屋,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自读、指名读,齐读。 
   3、小组交流:读了这句话,你能不能联系前面的课文内容,说说你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4、指名交流,随机出示有关内容。 
    (1)(估计问题:既然说是“无家可归”,为什么还说家“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出示第四节,自由读,女生读。 
      同时理解:“辗转数地”:可从“车字旁”入手。 
      “悲喜交集”:“悲”的是什么?“喜”的是什么? 
      复述:展开想象,把妇女俩见面时的情景说得具体一些。 
    (2)由“高堂华屋”联系到富翁的例子。 
      出示第一节,自由读,男生读。 
      为什么富翁说那是他的房子而不是家? 
      (想象:在富翁的别墅里可能发生了什么?或从第二节里找找答案。随机出示第二节,指名读。) 
    (3)对呀,难怪作者要说—— 
      (出示: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齐读这句话。 
   5、师生合作读、指名大组读第五节。 
  四、创作小诗,深化情感。 
   1、现在,你觉得家是什么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小诗《家是什么》。 
   2、指名小组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词语。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把小组创作的小诗写下来。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