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4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5-28  |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备课时间:2018.4        备课组:初二年级       执笔:赵艳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技能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壮美,感悟长江源头的神异不凡。 
2、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3、领会文章蕴含着的深刻意义——自然的伟力,民族精神的源头。 
德育目标: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壮美,感悟长江源头的神异不凡。 
2、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领会文章蕴含着的深刻意义——自然的伟力,民族精神的源头。 
教学方法: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识记课文主要词语,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教学重点:解游记的写作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解游记的写作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一、	课上三分钟: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十九大报告强调的“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是:党的基本路线。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长江,位于我国境内,全长6 380 公里,发源于我国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冬,流经11个省区,是中国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长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和黄河一起并称为中国的“母亲河”。长江作为一个符号,是祖国的象征,由于它的灵性,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赞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马丽华的《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板书课题、作者) 
2、明确目标 
(1)识记课文主要词语,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解游记的写作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二)合作探究 
3、布置任务 
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 
(1)速读课文,积累文中基础词语。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划分文章结构,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4、小组探究 
5、(教师)检查指导。 
 |   |   
 
   
     
         
          | 标题: |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4 | 
         
         
          | 文件大小: | 
          18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