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乙】 
孟子曰:自暴①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离娄上》 
【注释】①暴:残害,迫害。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谓之自暴也          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B.吾身不能居仁由义     与民由之(《富贵不能淫》) 
C.人之正路也           马之千里者(《马说》) 
D. 言非礼义          是非木柿(《河中石兽》)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仁,人之安宅也。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10.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4 分) 
【甲】【乙】两文孟子都强调了要A__________来行事。 
【甲】文还提出要讲礼法,即B____________。 
(A处用自己的话概括,B处用原文回答) 
  
  
  
答案: 
(一)6.C(二)7.B 
8. (1)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讲道理;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一起做事。(者,可,为) 
(2)仁德是人们安适的精神住宅。(判断句,安宅) 
9.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10.A讲仁德,合乎道义(2分);B立天下之正位(2 分) 
【翻译】 
孟子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讲道理;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一起做事。言谈破坏礼义叫做自己残害自己,自以为不能依据仁、遵循义来行事,叫做自己抛弃自己。仁德是人们安适的精神住宅。道义是人们行为最正确的道路。空着安适的住宅不去居住,舍弃正确的道路不去行走,可悲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