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1-01  | 
 
 
  14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首案编写:韩  静 
 
                                                         二度改写:张晋伟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写信”以及“种花”两件生活小事,写出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表现了高尔基注重培养儿子美好心灵的拳拳父爱。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高尔基信中“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含义。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力目标: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联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 。 
 
3.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领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投影、录音、音乐磁带。 
 
养成教育训练点:  养成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课文写了几件事。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理解词语、概括内容。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 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 
 
  (板书:他的儿子) 
 
(2) 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补充板书,齐读课题并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学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生逐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和指导读好句子。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默读并思考:课文写了高尔基父子间的几件事?分别用哪几个自然段来写? 
 
2.组织交流。 
 
  四五、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联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 。 
 
3.通过诵读领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养成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文中写了哪两件事情? 
 
 二、品读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栽花赏花”的部分,感悟父子情深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的感情怎样?开始...... 
 
你来回答这个问题,说得真好 
 
那么你们是从文章中的哪些词语中体会他们之间的父子情深的呢? 
 
你说...... 
 
除了“顾不上休息”还有吗?你来补充,很好。 
 
 看似简简单单的词句,其实字里行间蕴藏着儿子对父亲深深的爱。 
 
 同学们,请带着这种深深的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 
      1、你读......我感受到了你很爱父亲 
      2、这位同学读......从你的朗读中,我似乎看到爸爸的眼角闪着泪花。 
      3、过渡:对于一个只有10岁的儿子来说,种这些花是多么不容易啊! 
 
1.  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二段。说说你从这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  指名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儿子种花草的句子。 
 
 3.  交流这些句子。 
 
 4.  练说:高尔基的儿子就要告别爸爸妈妈,回苏联去了,他望着满院亲手栽种的花草,心里想--------------------------------------------。 
 
4、假期过得真快 ,高尔基的儿子就要告别爸爸,跟妈妈回苏联去了,他望着满院亲手栽种的花草,幸福地笑   了,他仿佛看见了什么? 
你试着说说看...... 
你说的真美,把春天绚丽多姿、白花争艳的画面描绘出来了。 
你来说...... 
我从你的回答中,看到了爸爸幸福的笑脸。 
     5、春天真的来了,同学们请把课本翻到152页,让我们欣赏书上的这幅图。 
看一看,想一想,请你用一些优美的词语来形容春天小院美丽的景象。 
你说...... 
你来...... 
你们的词语量真丰富。 
谁还能说说高尔基在赏花时的神情呢? 
这位同学...... 
你观察真仔细。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开了。齐读第四自然段。 
 
6.  出示春天美景图。练说:看着儿子种的花,高尔基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7.  出示高尔基坐在花园中的情景。体会高尔基当时的感受、心情。 
 
8.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背诵这两个自然段。 
 
过渡:欣赏着儿子种的花,高尔基的心里非常兴奋、激动,同时又感慨万分,他欣然提笔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三、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教学高尔基“教子”部分 
     1.这些盛开的花儿在你的眼里,就像什么?在父亲的眼里呢?他有独特的感受?你来......我也仿佛看到儿子那红扑扑的小脸。 
    是啊,在这开满各色鲜花的院子里,在这处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芳草地上,在这蝴蝶逡巡的花丛中,爸爸的爱子深情一次又一次涌动着。 
    让我们一齐感受他们的父子情深吧! 
     2.听老师配乐范读第4、5自然段 
多美的小院啊!此时此刻,爸爸有很多话想和儿子说,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爸爸给儿子写的信,感受这位父亲的崇高和伟大。边读边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开始...... 
你来回答...... 
刚才你回答的两句话老师出示在大屏幕上。 
     3.“美好的东西”出现几次?他们的意思一样吗? 
你说...... 
    在这句话中指的是什么?很好,请坐 
    这句中的破折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破折号的作用有表示说明的、表示递进的、表示转折的,在这里应该是------? 
     4.高尔基儿子种的花草都在父亲的“院子里”,为什么高尔基说是在“岛上”。 
你来...... 
谁来帮他 
     5.这句当中“美好的东西”又指什么?是的 
    “无论......那......”起了什么作用 
答得很好,时时给别人快乐,自己也能得到“愉快”。 
     6.这位同学,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我们来看一下这句话。 
    这里的“给”是什么意思?“拿”又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这句话给你印象最深?......说的真好。 
     7.给和拿分别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动动脑筋想想,你答...... 
是的,高尔基的这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奉献永远比索取愉快。 
     8.你们能联系自己身边的人或事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你回答...... 
    你口中的阿姨真是乐于奉献的人,所以她过得很快乐。 
    你说...... 
    这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孩子,所以大家都喜欢他。 
    老师也希望你们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四、总结全文 
    回顾板书: 
    学到这里我们都知道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这种爱仅仅是父子间的亲情吗?不,还有更高层次的对儿子完善人格教育的真情,高尔基博大而深沉的爱,(完成板书)永远闪现在我们的面前。 
    五、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摘抄你认为值得摘抄积累的词句。 
    3.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注意信的格式    署名要符合回信人的身份 
    最 后老师送一句高尔基先生的名言,希望它能伴你们成长。 
    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板书设计 
 
                                       爱 
 
栽花赏花                                              写信教子 
 
“给”永远比 
 
“拿”快乐...... 
 
  
 
教后反思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高尔基信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我通过三个问题:1.为什么是在“岛上”留下美好的东西;2.比较高尔基信中一、二两段中的“美好的东西”让同学们尽情畅谈“美好的东西”;3.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学生发挥了想象的翅膀,他们的思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直接升华到精神层次的、抽象的“美好的东西”,如生活中使人愉快,送给别人温暖的美好东西——像奉献、帮助、付出、给予……学生的理解水平不可低估呀!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