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 
【时代塑造人物】 
10.阅读名著,探索二十世纪中国农民在时代洪流中的奋斗和命运,补全下图。(5分) 
  
| 
    | 
 老舍笔下的祥子  | 
    | 
 ②____  | 
    | 
 路遥笔下的孙少安  |  
| 
    | 
   
   | 
    | 
   
   | 
    | 
   
   |  
| 
 -->  | 
 二三十年代  | 
 | 
 五十年代  | 
 | 
 七八十年代  |  
| 
    | 
   
   | 
    | 
   
   | 
    | 
   
   |  
| 
    | 
 ①____   | 
    | 
 集体互助 当家作主  | 
    | 
 ③____  |   
  
【红星照耀中国】 
11.为献礼建党百年,班级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项目化学习,小组打算制作微纪录片《周恩来》。有同学不理解剧本部分选材,请你结合作品帮助释疑。(7分) 
| 
 剧本选材  | 
 疑问  |  
| 
 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造反者》)  | 
 [家庭背景] 
(1)介绍“造反者”周恩来,为什么要拍摄他的家庭背景?请联系你对名著的阅读简要分析。(3分) 
    ____     
   |  
| 
 [片头配诗] 
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 
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 
他轻捷地绑好了裹腿, 
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 
他看着那些发出困乏的鼾声的同伴, 
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 
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 
黎明没有到来, 
那惊醒他的 
是他自己对于黎明的 
过于殷切的想望。 
(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  | 
 (2)片头配诗展现了周恩来怎样的形象?请联系《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结合诗节词句分析。(4分) 
    ____     
   |   
  
答案: 
【百年征程】(25分)  10.示例:①个人奋斗 走向毁灭/苦苦挣扎 没有出路②梁生宝③个人创业 发家致富  (①③符合人物形象即可,语言形式不要求完全一致)(5分。①③每小题2分,第②小题1分)  11.(7分)  (1)示例:首先,这是周恩来真实的家庭背景,能体现微纪录片(纪实作品)的真实性。其次,与《红星照耀中国》中许多革命者出身贫苦不同,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知识与信仰完全一致。为民族解放而背弃封建官僚阶级,能体现他革命决心的坚定。书中另外写到他成功发动上海工人起义,特意点明他是个大资产阶级家庭的子弟,同工人阶级素无接触,以此突出他的革命决心和领导能力。(3分。真实性1分,结合名著内容分析“革命决心(信仰)”2分,意对即可)  (2)示例:周恩来如同中国革命的“吹号者”。在中国社会“一片黝黑”“黎明没有到来”时,他“想望着黎明”,在“发出困乏的鼾声的同伴”中,最早“起来”,吹响了号角,这与《红星照耀中国》所写的周恩来形象、经历相符:1919年就领导学生开展民主与社会改革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参与组织的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红军的历史性开端,等等。诗中吹号者为追求革命理想而“不埋怨”艰苦环境的形象,与《红星照耀中国》所写的周恩来形象、经历相符:因组织学生运动入狱仍坚持革命,在南方进行了多年艰苦的斗争,长征途中九死一生后在重重封锁的苏区领导革命,等等。(4分。结合周恩来革命经历分析吹号者“最早清醒”“为追求理想而不畏艰辛”各2分。结合《红星照耀中国》  举例1个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