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说课稿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5-16  | 
 
 
 红星照耀中国说课 
 
一、 教材分析 
1、 说教材 
《红星照耀中国》是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指定必读书目,它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原名《西行漫记》,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学生通过研读和探究,感知那段历史,学习红军的可贵精神。 
2.说学情 
经过的一年多的初中语文学习,大多学生对新课标教材的知识内容与体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能认识到名著阅读是语文教与学中的一部分,但由于学习压力和时间的限制,学生们很少能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这些名著作品,这本书属于纪实性作品,又是以前的革命时期,学生相对的兴趣不浓,所以就不能系统的去阅读,更谈不上仔细欣赏了。所以教师有针对性的导读分析至关重要,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的内容与特点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跳读作品中关于人物的重点章节,通过品读关键词句 ,理解纪实作品真实性、文学性兼有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把握纪实作品的基本特点,总结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学会用客观、理性的态度阅读纪实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经典纪实作品中人物的成长历程、信仰追求、精神品质、感悟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4、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纪实作品中的真实性与文学性。 
教学难点:拉近学生与红色经典纪实作品的距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红色经典纪实作品的价值。 
二、教法、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语文阅读教学更要如此,《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以,结合本节课特点,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激励法、范例法,批注法,合作探究法。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 
1、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铜墙铁壁,新闻封锁;有这样一个人,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经过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用了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和30卷胶卷,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并且写成这样一本书,以至于中国的万千青年走上革命之路,连加拿大白求恩也毅然奔赴抗日前线,这个人是谁?这本书又是? 
【设置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和事实让学生对这本书和作者心生敬佩之情,激发学生学习本书的兴趣和欲望。】 
2.出示教学目标 
(二)课前调查 
设问:孩子们,《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大家已经读完,我想做一个调查,你们喜欢读这本书吗?抽查学生说说理由 
【设置意图:让学生对纪实作品的特点有一个初步感知】 
(三)分析人物形象 
1,猜一猜: 
通过PPT出示教师摘录的文字让学生猜测人物 
2、说一说: 
教师引导:斯诺笔下的红军人物比较多,你喜欢哪一个?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用下列句式“我喜欢 ,(人物)因为他 (性格特点)”说话。 
3、读一读:选读关键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教师引导:选读你最喜欢的人物事迹的章节,标注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读一读,并做好批注。 
学生分享:最让我难忘/感动的故事或细节:(说感受 ): 
【设置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更好深入研读文本,结合考点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 
(四)理解纪实作品的真实性。 
1、斯诺着墨最多的是哪个人物?(毛泽东) 
2.从同学们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在斯诺笔下,毛泽东作为苏维埃的掌权人物,精明睿智,气度非凡,质朴又不失纯真,幽默又富有深邃的情感,他作为红军领袖,平易近人,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是一个极富魅力的伟人。但同时,他又因为和父亲有争执,就威胁父亲;因为一位朋友在他面前说买肉,就说朋友庸俗,从此再也不理别人,甚至在来访问他的记者面前松裤带、抓虱子,当着红军大学校长的面,脱掉裤子,躺着和别人谈工作。可见他又是一个生活随意,甚至可能有些邋遢的凡人。斯诺曾说,毛泽东是一个极令人感兴趣而复杂的人物。(这个时候屏显:他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又复杂的人)如果你就是斯诺,要你写这本书,这些内容你会不会放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呢? 
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这就是纪实作品基本特点——真实性。纪实作品是用事实说话,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必须真实。 
【设计意图:通过人物赏析,品读文字,感受纪实作品真实性的特点,并学习读好纪实作品应有的态度和立场】 
(五) 理解纪实作品的文学性 
通过分析季帮和朱德的几段文字来感知纪实作品的文学性。 
【设计意图:通过描写人物的文字,从文字修改、对比来真切地感知纪实作品中细致的描写、生动的修辞、富有情感的议论和抒情等文学性的特点】 
(六)感悟纪实作品的启示性 
教师提问:读完这本书,你有怎样的启示?又有什么收获? 
学生通过思考分享交流 
【设置意图:通过分析让学生从伟人的身上感悟其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七)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最真实的故事里,回顾了革命先辈们最感人的事迹,感受了他们最伟大的精神品质,我们不得不承认,不知在什么时候,我们很多人失去了这些精神财富。但我们更相信,我们能够找回来。那就让我们多读这些经典的纪实作品,走近这些真实而鲜活的生命,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的营养和力量,获得人生的指引和启迪。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中国人。 
(八)布置作业: 
1、用本堂课学到的方法,研读作品中其他章节,进一步体会纪 
实作品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深入研读文本可以更多感知纪实作品的特点,同类题材书目的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感知红军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说板书 
板书追求简洁明了,以提纲呈现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形成较清晰的思路,有利于学生系统记忆。 
板书: 
理解纪实作品中的真实性 
体会纪实作品中的文学性 
感悟纪实作品中的启示性 |   |   
 
   
     
         
          | 标题: | 
          《红星照耀中国》说课稿 | 
         
         
          | 文件大小: | 
          14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